2024年3月17日星期日

孔先生奇案:重构消失的城市


周武懒懒散散地坐在公园长椅上,漫不经心地凝视川流不息的人潮。他疲惫的目光逡巡在维园繁华热闹的小径间,凝视着香港多姿多彩的生活景象。街头小贩的车辆缭绕着馋人的鱼丸粥和香喷喷的烧腊味道。一群群老年人在树荫下虔诚地打太极。稚嫩的孩童在其间穿梭嬉戏,追逐风筝和毛绒吉祥物。

久经沧桑的老刑警下意识地用夹生了茧的手指揉按太阳穴,似乎想从又一周维持香港治安的劳累中透口气。也许读本书能让疲乏的心灵稍作缓冲。周武从破旧的挎包里取出一本厚重的学术著作——孔誥烽所著《邊際危城:資本、帝國與抵抗視野下的香港》。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儿郎,周武曾几十年游走在这座华洋杂处的大都会,体味着它的喧嚣与宁静。他对这位学者剖析香港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脉络着实兴趣浓厚。他斜倚在咯吱作响的铁长椅上,双脚交叉在磨损的木板,翻开了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

作者犀利的洞见和精辟的论证立即吸引了周武的全副心神。孔誥烽就如手持手术刀般精准耐心,缓缓剥离这座古港重重文化迷障,抽丝剥茧出异乡移民的身份认同,中港经济融合的利弊得失,以及地区主权的分歧纷争。读至一页陷一页,周武也渐渐迷失在那汪洋大作中,领略到香港身为中西文明交汇通衢的独特价值与尴尬困境。

然而,正当这位热衷的探案家酩酊于书中浓墨重彩的最初几章时,公园里发生了一件怪异的事情。有种力量似乎在一点一点抹去香港的实体……周武身边的风景开始泠然消失:餐馆和小摊无影无踪,霓虹广告灯全都熄灭。修剪整齐的花园枯萎成一地砂砾,在午后的疲风中漫无目的地飞扬。而长椅和小径也都从他手足之下烟消云散,只剩个人悬浮于一片空白之中,手中死死攥住那本厚书。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武大吃一惊,本能地去摸腰间的枪套,忽然意识到上午它还留在警署的保险箱里。周围熟悉的香江景象一点点销声匿迹,只余孔誥烽的巨著依旧存在于他手中。惊慌无措的他疯狂翻阅书页,妄图从中找到解开这离奇魔法的线索,但一无所获。

正当周武束手无策之际,一道幽灵般的身影渐渐在眼前成形。那竟是孔誥烽本人的虚影,身着一袭闪烁的学者长袍,对困惑的周武投来一个神秘的微笑。

"你已亲身体会到了我这部著作内蕴的奇妙能量。"虚无缥缈的声音在白茫茫的空间中响起,"篇篇论据对这座你们所谓'香港'的城市予以解构,直到剥离一空,只余支离的文字。如今你所处的,正是我们学者的精神领域,一个建筑遗产只在理论抽象中存留身影的领域。"

孔誥烽的虚影言罢,便无影无踪地消失了,只留下茫然的周武独自在虚无中沉思良久。

看来,如果一位学者的论述足以抽象出一座城市的本真,那么要想具体地让它重现形体,恐怕就需要某种非分析的力量了。于是周武紧紧拥抱着手中的书本,闭上双眼静心凝神,努力从记忆深处重拾对这座城市的亲身体认:旺角街头狭窄曲折的缝隙间,熏肉和香料飘散的馥郁气息;老旧公寓楼间,那些晾衣杆下垂着的布料,在破损的空调外机间飘荡……

任他一点一滴地增补体会,内心投射的空间变得饱满起来。待到最细最微的回忆也补完,周武再次睁开双眼,眼前已是维多利亚公园原貌,丝毫未有破绽。

从此,周武审视一切著作皆多了份审慎。他虽然钦佩学者们博大精深的洞见和理论之力,却也不会轻易被理论架空现实。暮色苍茫之际,每当空气里漂浮着一丝离奇的味道,似乎都能隐约听见孔誥烽的低语,在街巷间萦绕反复:"理论能够解构一座城市,却也需要亲身经历去重塑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