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星期日

谈谈保罗索鲁

 

保罗索鲁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让人惊叹,旅途中呈现的景致如画面般栩栩如生,这使他的游记别具魅力,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这种还原现场的高超能力于游记而言确实是优势,不仅能通过他的眼光感受形形色色的世界——我本来用的是缤纷多彩的世界,但保罗索鲁可不会粉饰太平,他会直率地写出观察到的阴暗面,有时还夹杂尖酸刻薄的态度,嘲讽各式虚伪、丑陋与愚昧,所以还是用形形色色比较好,客观而真实。而且他的文笔极佳,循循善诱极具代入感——或许源于某种程度的坦诚,敞开心扉讲出他对外在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看法,从而吸引读者跟随于他的思绪与步伐。何况保罗索鲁学识渊博,旁征博引得恰到好处,既能把当地历史娓娓道来,讲出时局变迁的来龙去脉;又能对风俗习惯略知一二,侃侃而谈社会的兴衰成败;或者信手拈来几则逸闻轶事调节气氛,增添一些阅读趣味。这些特质自然让书籍内容翔实、细节丰富,且充满生气。而且不难注意到,他总在看书,可谓手不释卷,经常引用他同行的游记,形成名胜古迹的多重解说,在时光中漫步,岁月中穿梭,古往今来的见景生情,东奔西走的睹物见性。我只是奇怪没有kindle的年代,带这么多书上路未免累赘,除非边买边看、随看随丢。再有,漫漫旅途不难遇到奇人异事,那些当地人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在外人看来又是多么匪夷所思,而这恰恰提醒我们旅行的意义,破除教条与偏见,感受世界之复杂,认知自身之局限。

2020年度十大未读好书


口气不妨狂一些,让你去羡慕嫉妒恨。年度十大好书已不适合我,因为买书太多。年度十大未读好书倒是可以写写,随手就有,翻卷就是,干脆反其道而行之,书多就是任性。

 

一、張貴興:《猴杯》或《野豬過河》

 

初见《猴杯》,是马伯庸的年度书单,但对马伯庸不感兴趣,所以对其推荐的书也未在意。再见《猴杯》,是又见有人推荐,并有回复是中文未有的阅读体验,且《野猪过河》的风格更为强烈,勾起了我的兴趣,索性把作者三本书籍一并入手(还有本散文集)。一人说好未必是好,众口夸赞估计不差。据看过的友人讲,非常强烈的感觉,全然全新的阅读体验,语言独特而奇魅,俨然一把斧头劈开脑海的冰面,评价如此之高,所以纳入榜单。

 

 

二、保羅.索魯:《老巴塔哥尼亞快車》

 

本是看完《骑乘铁公鸡:搭火车横越中国》后,就接看《老巴塔哥尼亞快車》,但中途插入了倪匡的《我看金庸小说》五本,又再看倪匡推荐的夏树静子,推理小说系列,故耽误至今,本应在今年看完,却连开篇都没有,只能以待来年了。至于推荐之理由,保罗.索鲁是写旅游文学的名家,而本书又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仅两点就已足够,何必多说。

 

 

三、方德萬:《戰火中國》

 

我个人比较期待的作品,因为对近现代史感兴趣的缘故。虽然豆瓣评价不算太高,但依然挡不住阅读的欲望,因为那些岁月的事迹,有太多真相需要我们记忆,而非遗忘。同样类型的还有《借壳上市:蒋介石与中华民国台湾的形塑》、

 

 

四、麥克米蘭:《歷史的運用與濫用》

 

史观之重要不逊于三观,但如何培养正确的史观是一个问题,有正确的史观后避免犯错又是一大问题。加拿大史學名家麥克米蘭的此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正如内容介绍所言:适切地运用历史,它就是有用的概念与工具。我们若能理性解读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将可领略自身行动与思考的根源。但历史亦可被滥用,并导致严重误解:国族主义者会讲述关于过去的片面史实,以宣扬虚假偏颇的信念、动机;独裁者可能窜改历史,用以强化威权压迫的正当性;政治人物经常说谎以动员选民,混淆视听。我们必须深知「滥用」历史与「运用」历史的一线之隔,方能避免坠入偏误史观的思考陷阱。

 

 

五、Jan Morris:《西班牙》

 

岁末年终的意外之喜,终于等到書寫西班牙的經典之作,Jan Morris的《西班牙》。初闻Jan Morris是陶杰的文章,评价是英国的大家名家,文笔优美,典雅细腻,笔锋常带有感情与思索,但节制而内敛。因此对他留心,也找过国内版的《的里雅斯特》来看,但翻译得不知所云,味同嚼蜡。台湾的马可波罗出版过他的书籍,但四处寻找未得,遗憾至今。不料突然看到有2021的新版出现,立刻拿下,列入阅读安排,也算是得偿夙愿了,故纳入榜单。

 

 

六、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

 

和主流意见不同,在下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规模自杀,或者说为外来主义入侵进行的思想清场,所以对林毓生此书颇感兴趣。因为我想看他是如何上溯文革的根源到五四,五四运动又是如何产生,产生的原因及背景,激进的反传统主义又带来如何深重的灾难,并延续至今。而传统在现代化建设中,又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所谓拨乱反正,这些问题必须探究,不然改革开放也有走不下去的时候。不过这已是另一话题,在此不论,不然易被封帖。

 

林毓生另还有本《中國激進思潮的起源與後果》,可一并阅读。

 

 

七、丹諾:《丹諾自傳》

 

或因中意法学,所以一见此人之介绍,就想入手一读。比如,“和林肯一样,丹诺是位未受完整法学教育,却一生用法律知识济弱扶倾的律师”、“丹诺的伟大,不仅在于替无力打官司的穷人进行义务辩护,从而平反许多冤狱;他更是好打抱不平,专为其他律师眼中「没有希望」的案件进行辩护;”、“丹诺在美国社会高度动荡冲突的时代执业,一贯站在弱势立场,力抗主流价值与群众舆论,成为勇气、睿智、仁慈以及雄辩的律师典范。”

 

看上去颇有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之风,而且没受过完整法学教育,执业五十余年,却能取得如此高之成就,更是律界传奇,作为法学爱好者,不读说不过去,纳入榜单,理所当然。

 

顺带一提,“一个人在未被定罪之前,都是无辜的。”此至今依然被奉为司法圭臬的至理名言,即出自丹诺。

 

八、馬斯登:《尋找聖靈戰士:俄羅斯傳統東正教倖存史》

 

但凡看过《古拉格群岛》的人,应该对书中俄罗斯旧教徒的印象深刻,这是一群宁可在冰天雪地中活活饿死冻死,也不放弃自己信仰的人。虽然索尔仁尼琴以不少的篇幅讲述了他们,但毕竟不是专著,不能更为具体地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而菲利普馬斯登此书提供了这一途径,在一个铁幕的国家,走进信众的心灵深处。从另一角度而言,了解俄罗斯有很多书籍,比如《二手时间》、《娜塔莎之舞》、《大师与玛格丽特》等,但作为东正教氛围极为浓厚的国度,缺少信仰的切入,对俄罗斯的认知绝不完整,此书填补这一空白,正如米高克林根的评论:马斯登引人入胜的著作中,古老而不可思议的神秘论者、展示奇迹者、圣灵战士、莫若干教徒及其他特殊的教派,为读者开启了一个极不相同的俄国视野。

 

九、井上亮:《狂潮:日本近代史的真相, 那些新聞媒體操作下的極端浪潮》

 

作为邻国,必须要认识自己的邻居,而不只是观光购物。作为被入侵之国,更应该了解自己的敌人,而不仅限于战场。尤其在假新闻泛滥之今天,反观日本媒体在近代史上煽风点火的操作,政府宣传、新闻媒体、社会舆论不断煽动大众,造成一次又一次群众狂热的浪潮,制造灾难,更能知悉祸源发生之原因。若能再映照中国之当下,不无警示之意义。

 

 

十、約翰.繆爾:《我的山間初夏: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的啟蒙手記》

 

川普之争让人厌倦,真不知这么蠢的假新闻,为何还有人相信,而且吵闹不停,于是更向往自然之宁静。但疫情封锁,出行不便,只能在书中寻觅净土。看过Bill Gate的《林中漫步》之后,約翰.繆爾此书映入眼帘。此人与爱默生、梭罗齐名,又被誉为是美国国家公园之父,是著名的自然哲学家与文学家,同时还集发明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探险家于一身,着实厉害。如果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并喜欢,自然没道理错过这本名著,而且被誉为经典,想来不会让人失望。那么就跟随約翰.繆爾的足迹,远离尘嚣,在山林美景间徘徊,溪流河谷中游荡吧。

 

虽说十大,其实并不准确,不过是最近想看的书而已。因为挑选十大于我而言,实在太难,2020收藏书籍约万本左右,太多好书、经典,有些书更是闻所未闻,寻常难以得见。真若评选,百大好书、千本佳作都不够,何止十本,不过零头之零头。今作此文,不过应景,后有闲暇,再作介绍。容我再议。

川普大哉问


开篇即被震惊,随处可见的狗屎、他妈的……仿佛不是政客议事,而是流氓吵架。再读下去大开眼界,哪里是庄严肃穆的白宫,简直就是乱哄哄的菜市场,充斥着喧嚣与嘈杂,失序与混乱。各路人马基于立场与利益,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彼此杀价,关税、移民、阿富汗反恐战争、北韩核危机、南韩贸易协定、轰炸叙利亚、退出巴黎气候协议、通俄门调查……各项政策与议题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有悄悄偷走川普桌上公文以防止仓促决策的戏剧化片段。川普本人更不是省油的灯,经常不按套路出牌,兴之而起的决策及瞬时变换的注意力,以及毫无专业知识的判断,让他的阁员与下属常有目瞪口呆之状,以至于到忍无可忍。国务卿骂他是个“他妈的大白痴”;国防部长说他对国际的了解只有“小学六年级的程度”;幕僚长说他“根本不了解任何事情,也根本不知所云”;他的经济顾问与私人律师不约而同说他是个“他妈的职业说谎者”。当然川普也不客气,说他的白宫幕僚长是“钻来钻去的小老鼠”,司法部长是白痴、叛徒、智障。至于人事,更是灾难现场。川普与他的国家安全顾问麦马斯特、国务卿提勒森、幕僚长凯利、国防部长马提斯统统不合,其中一些人被撤职后,更是破口大骂,比如对首席策士班农、国防部长马提斯的恶言恶语,在这方面川普在推特留下了可供查询的光辉记录,就不一一列举。不过说也奇怪,就这样一个看似随时崩盘的政府,不但能做成极多人未成之事,一一兑现选前承诺,在内政与外交上屡创佳绩,而且还能改变世界形势,创造前人未有之格局,比如经济复苏,股市上扬,以色列迁都耶路撒冷、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墨西哥边境墙、中美贸易战等,那么川普到底是众所鞭挞的老番癫,还是能抽干沼泽力挽狂澜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呢?作者鲍布.伍华德并未提供答案,只是通过当事人的直接爆料,以直击白宫日常运作的画面感,让读者了解各项政策及人事纠葛的台前幕后,自行判断。最后需要提及的是,作者鲍布.伍华德,正是当年水门事件的调查记者。

 

《郝柏村回憶錄》讀後


郝柏村行文是军人本色,直接、坦率、认真、严肃,文采稍逊,但史料价值不改,尤有不少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新知的真知灼见,是难能可贵的一家之言,颇有政治哲学价值。从抗日青年军官,到金门防卫司令、蒋介石侍卫长、参谋总长、国防部长、行政院长,郝柏村一生波澜壮阔,所经大事在所不少,书中皆有篇陈,我所感兴趣的方面则是:一、抗日战争之真相;二、国民党功败垂成之反思;三、台湾政坛之经历;四、对台独祸患之认识。

 

其一不必多谈,郝柏村浴血奋战的经历,无非再次证明谁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谁才是保家卫国的铁血军人。但此书不能在大陆出版,也是不难预期了。虽然墨写的谎言遮掩不了血写的事实。其二是行家之见,郝柏村不仅从军事角度分析了各种战略部署失策之处,更从国际大环境,痛陈盟友的背叛与出卖,尤其是美英所签署的雅尔塔密约,因自身利益而不惜把苦战八年的盟友推入火坑,转身还以救世主形象示人,可谓国际强权政治最无耻的决定。可笑直至今日还有不少国人当作英雄而崇拜,完全不了解如今之苦难,就有他们当年的一臂之力。所谓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就指此痴呆懵懂之辈。其三颇为可观,读者可借郝柏村行政院长之经历,了解国民党是如何在李登辉的苦心经营下,逐步瓦解其优势,立法院由多变少,内阁制篡改成总统制;台独势力又是如何在李登辉的牵线与布局下,逐步坐大,由弱变强,直至掌握政权。不得不提,百年大党被李登辉釜底抽薪,玩弄于掌股之上,其奸诈与隐忍非比寻常。其四于当下时局尤有警示意义。郝柏村早就看清台独是以民主自由之名而行台独之实,但却有不少大陆人,惑于民主自由之义而对其肯定与支持,殊不知台独的目标不但是与大陆切割,更是一群数典忘祖的王八蛋,要斩断两岸血缘,撕裂同源文化,断绝历史关系。但看民进党把持朝政后,去中国化不余遗力,处心积虑,不断修改课纲,强化洗脑,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挑起两岸对立,民间反感、恶感激增,便知郝柏村所忧虑的台湾人不认同中华民族,必将带来无穷灾害,并非杞人忧天。

 

不难看出,郝柏村的家国情怀,情操无可挑剔。但玩阴谋诡计不行,输在老派的中规中矩。对于台独,必须以毒攻毒,除恶务尽,既然彼不以同胞待之,吾何必以兄弟视之?政治最怕自作多情与自欺欺人,输到全军覆没还徒留笑柄。最后说一下台独构成:一是日本人后裔,这部分人当然是心向日本,提倡台日亲善,处心积虑要把台湾从大陆分离,或使两岸华人发生冲突,坐收渔利;二是皇民,即日本殖民台湾期间被驯化的台湾人,已被彻底洗脑,以媚日为宗,舔日为向,对旧日主子不是言听计从,就是谄媚希宠。三是部分外省人,眼看台独坐大,由于自身来源不正,怕被排挤与打压,就以更激进的姿态参与台独,以示自身清白与正确(奴才往往比主子更激进)。当然现在随着课纲修改——欲灭其国,先修其史——批量制造出越来越多天然独,使心理台独已成既成事实(两岸维持现状就是个笑话)。此一问题若不能及早解决,台湾虽小,也必成心腹之患。

 

陈腔滥调是智力贫乏的表现


人情达练不必文章,写成格言也可,《黑天鹅语录》就是Nassim Nicholas Taleb的格言集。人世间很多事情本不必长篇大论,一针见血最好,奈何现在自以为是的傻瓜遍地充斥,喋喋不休的废话太多。回想一下,人类轴心文明的圣典多是以箴言出现或文本里充满箴言,比如《道德经》、《金刚经》、《论语》、《圣经》,就知道言简意赅的可贵。当然这很考功力,能把强大的观念压缩成寥寥数语,劈头盖脸就是先声夺人的气势;或者独辟蹊径颠覆惯常的认知,闪电般在脑海开创新的思路;再或是醍醐灌顶的顿悟,在从未留意过的地方发现别有洞天,非庸人所能企及。Nassim Nicholas Taleb的格言就出手不凡,三言两语洞穿事物的本质,抵达真相的核心,让你有种摆脱陈腔滥调的痛快,和痛击现代化愚昧的惬意。在另类现实、解构主义、后现代思潮泛滥的今天,《黑天鹅语录》是以毒攻毒的清醒剂,倘若脑子没有被彻底搞乱,足以让你从思想麻醉中苏醒并发现身处的世界出了问题,歪理密布,谬论横行,这就是格言、警句起死回生的力量。但好书不必啰嗦,更何况是语录。仅引用一句以收尾:好的格言,甚至不必开启对话就能让对方心服口服——本书毫无疑问做到了。

 

并不值得你大动肝火

 

两个北京女人接受媒体采访,据说引起了轩然大波。

 

讲真,我不觉得对着镜头表达对川普的厌恶有什么不对,只是嫌她表达得太过夸张。因为并没有举国欢庆,也没有普天同庆,如果她说我个人感到很高兴,这事值得开香槟庆祝,那么就切实许多,所犯之错仅是夸大其词而已。但是看到这么多人因此捶胸顿足,进而泼口大骂、如丧考妣,也确实让我不解,因为平时不是呼吁言论自由吗?为何有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就接受不了?Come on,时刻挂在嘴边的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是我维护你说话的权利,不要大脑失忆了。

 

当然,幸灾乐祸给人印象不好,网友转发来的一张图文就赫然写到:无论盼谁得病,都是阴暗而下作的心理作祟。看得我触目惊心。因为期盼自己憎恨的人患病死掉,是人类社会的常见现象,很难说对或不对。比如很多人期盼斯大林、希特勒死掉,难道也是阴暗而下作的心理?不要这么武断好不好。至于高举什么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之类的价值观来声讨,无非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手法而已,更为垃圾。因为人性本就有黑暗,社会险恶与复杂,真有他们标榜的温文儒雅,人类世界早就大同,没有战争饥荒暴力杀戮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并不是他们描述的童话乐园。当然,如果出于希望人类更为高尚的心理去批判,也未尝不可。可是,批判别人的不文明时,发出的却是自己咒骂,这两类人在本质上有何区别,难道你的丑陋就比别人高级?

 

一种恶改变不了另一种恶,尤其是善恶不分,自恃正义时。非要说两者有什么不同,仅是一个愚昧,一个虚伪。

 

有人担心,英国BBC翻译成英文全球滚动播出,会对华人形象有所伤害。然而,这是讲话的人的问题,还是媒体报道的问题?毕竟还有这么多中国人对此采访义愤填膺、忿忿不平,持有完全相反的意见,为何BBC不遵循新闻报道平衡原则,同样报道一下这些人的观点,翻译成英文全球滚动播出呢?这些人不去谴责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向BBC表达抗议,却把怒火烧向了这两个女人,不得不让人想起鲁迅的名言: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媒体要故意抹黑,挑起仇恨,并不困难,有太多的技术操作可以做到。闻川普染疾而欢欣鼓舞的人,在欧美各国绝不在少,何以别人就没这样群情汹涌、痛心疾首呢?因为别人没这么幼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本就是社会常态,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动不动就把不同观点上升到中国人的脸让你们丢尽了为全球排华浪潮做铺垫的高度,甩出这些吓人的大词,我看你不是担心国外排华,而是唯恐排华的程度不够。

 

 

 

 

一个知青的西藏十二年


若是反思,吴长生的《西藏岁月》远远不够,几近空白。虽然他也有思考,但那种不敢偏离路线的触及,小心翼翼的摸索,谨小慎微的表达,无不带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能的痕迹,毫无意外使他仅是陷入人事的具体纷争,事件或运动的大致情况,而难以明白人民苦难的真实原因,国家浩劫的根本症结。很显然,这若非智商上的当局者迷,就是道德上的避重就轻。而这种现象绝非孤立,我所看过的极多华人回忆录,都具有这种特征,也即是:虽然很多人吃了很多苦,但压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没有能力从事实提炼理论,从历史总结经验,缺乏洞彻体制的眼光,也不具备剖析时局的背景知识,更没有真诚面对善恶的信念,所以自述多局限于家族荣辱,个人得失。而即便少数人具有这些能力,也缺乏写出这一切的胆量,不敢直面邪恶的根源。这就导致一个极为尴尬的现象:明哲保身以致大悲无声,虽然吃的苦不比俄国人少,却没有自己的《古拉格群岛》。另外,这种反省的不彻底,检讨的不诚实,也为悲剧的重演预埋了种子,而他们居然轻率地以为否极泰来,事过境迁,好了伤疤就忘了疼,处境稍有改善,就迫不及待地唱赞歌。

 

也不知道他们是苦吃太少,以致不能幡然醒悟;还是吃再多苦也没用,要一条道路走到黑。

 

但是作为一部个人回忆录,吴长生的《西藏岁月》也有看点。其一是他十二年的知青生涯,正好见证了藏人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处境。阶级斗争、批斗大会、学习班、整人害人、游街示众、发动群众、砸毁庙宇、破坏古迹等内地人耳熟能详的政治手段与行为,在民族成分复杂的西藏,宗教信仰深厚的雪域是如何展开?又起到了什么效果?藏人对此又是什么反应?吴长生以亲历者的视角,写下他所接触到的种种运动,既有个人的遭遇,也有他人的经历,虽不全面也不深刻,但也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记录,能使读者对文革时期的西藏有直观认识。其二是他的个人经历,尤其是前三年在加查县东来人民公社插队落户,直接与藏族百姓同吃同住同劳作,使他了解到藏族同胞的生活习俗,也亲身体会到底层民众的艰辛。这些翔实的生活经验,比如割青稞、磨糌粑、榨菜油、烧木炭,跨越千里换物资,皆是亲力亲为,其观察与感悟,自然非浮光掠影的游记可比。而后期的记者生涯,使他走遍西藏各地,职务的便利,使其对西藏的政治、文化与民生有更多认识,欲了解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藏,此书可作参考。

 

西藏很美,破坏起来也更触目惊心。如今的游客兴高采烈地踏上旅游胜地,又怎么知道从前的西藏是什么模样呢?也唯有在书中寻找一些往日的痕迹。

 

非去不可——第一位抵达拉萨的女性探险家的西藏游记


亚历珊卓.戴维尼尔的《拉萨之旅》读来别有魅力,单是装扮成乞丐,突破层层封锁,成功徒步进入藏区,成为首位抵达拉萨的西方女士,就极具传奇;更还有一路风尘的跋涉,在雪山、湖泊、沟壑、河谷、 森林、戈壁的旅途,与喇嘛、农民、官员、信徒、强盗、隐士、商人等各色人群的会面与交往也颇为有趣。亚历珊卓.戴维尼尔用流畅而朴实的文笔记录下这些波折与意外、幸运和挫折、间或还有性命堪忧的危机,引领读者走入这片神秘的土地,去感受雪域高原动人心魄的胜景,和人世间芸芸众生的百态,从而领略西藏独有的魅力来自何处,为何一见难忘,朝思暮想。

 

正如她写给丈夫的信中所言:说真的,我思念不属于我的土地。『那高处』的草原、孤独、无止境的白雪以及碧蓝的高空萦绕在我心。艰难的处境、饥渴、寒冷、猛打在脸上的风,留下肿胀、血迹斑斑的嘴唇。在雪地扎营、在冻结的泥土上睡觉,这全都无所谓,这些痛苦全都消逝了。我们驻留在永远的寂静中,荒野之中,连植物的生命现象都几乎不存在,只有风的歌声、岩石的美妙回声、令人眩晕的山峰及炫目的光线。这土地似乎属于另一个世界,是西藏人或是众神的国度。我仍然活在它的迷咒中。

 

除了宿缘,很难解释她与藏地的感情,对它魂萦梦绕,不畏艰难困苦,人生大半于此盘恒。必须指出的是,亚历珊卓.戴维尼尔所去的西藏是百年之前,无论自然与人文都未遭大规模破坏,环境保持着原生态,既有野蛮与残酷,也有庄严与淳朴。她以探险家的眼光,不但对西藏的地理进行描绘,而且对藏区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化也多有涉猎,加之她丰富的梵文知识与高超的藏文造诣,而且利用乞丐这一极容易被人忽略的身份,把西藏不为人所知的一面被呈现,使当时的人们能更多了解这一秘境。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保留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历史文献,使得过往的西藏在记忆中存活——虽然也只是个人之印象,但她的信仰与学识,她的热情与毅力,都能使她抵达于他人未到之处,或在他人所到之处,发现他人未见之物。书中所描绘的生活习俗,所记载的宗教仪式,所传达的风土人情,无论是对研究西藏历史的学者,还是对西藏感兴趣的旅人,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料,再加上她对信仰与哲理的探索,笔触中流淌的真挚感情,或许还有旅途中密法的加持,神明的护佑,本书无疑是雪域上的明珠,虽历时已久,但仍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斯大林的黄金填不饱肚子


乌克兰大饥荒,有关苏俄的书籍中多有提及,但是拍成电影,我还是首见。所以《琼斯先生》的片源一出,就立刻下载——长久的网络经验早有教训,很多东西不即时保存,就事过无痕。

 

乌克兰大饥荒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现已有很多证据表明是斯大林主导的种族清洗与灭绝,已出不少专著。1930年,苏共在乌克兰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不少农民的抵制与反抗,导致了对农民阶层尤其是富农的大规模抓捕与流放,而富农恰好是耕作经验与技术最为娴熟的群体,由此导致田地荒芜,仓廪空虚。且未被逮捕的贫农也怕戴上富农的帽子,恐怖压力之下,根本无心生产,两项因素叠加,直接后果就是粮食产能暴跌。雪上加霜的是,苏共在此时还颁布盗窃集体农庄财务的新法令,禁止农民拥有任何农产品,导致有7.9万名农民因该项罪名被逮捕,其中7.8万人被判处死刑。这还不算,苏共又出台密令将全乌克兰的所有生产资料(农具、牲畜、种子)收归公有,禁止将任何粮食和制成品运入乌克兰农村,并在全乌克兰禁止商品和农产品的异地买卖。此外还向乌克兰农村派出了搜粮队,没收农民的余粮、口粮和种子粮,直接把乌克兰人推向地狱的深渊,死亡人数有历史学家评估有七百多万(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

 

但影片并非直接描述这一历史事件,而是通过琼斯先生的眼光展开。琼斯是英国记者,因想采访斯大林而来到苏联,却意外从朋友处得知乌克兰正发生饥荒的消息,于是他甩开官方的监控,私自前往乌克兰调查,由此牵出影片的第二条线——获知真相的他想向世人披露这一惨剧时,却遭遇《纽约时报》记者沃特·杜兰蒂的阻拦与施压,原因是美国正准备与苏联建交,通商贸易,此时报道乌克兰大饥荒自然不合时宜。基于外交的配合,沃特·杜兰蒂向全世界隐瞒真相,并在报道中宣称乌克兰根本未发生饥荒,而且也不可能发生。

 

讽刺的是,沃特·杜兰蒂因此而获得普利策奖,琼斯的朋友因追查饥荒线索而死于街头。至于琼斯本人,落魄潦倒回国后,抵抗各方压力发表了文章,最终在内蒙考察时,死于苏联人手下。

 

影片其实拍得一般,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之所以想写这篇影评,除了回溯这一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外,还想谈点别的东西,即:普世价值、国家利益、大众民意之间的关系。

 

这三者在现实之中,往往并不一致。

 

沃特·杜兰蒂违背记者良知,隐瞒真相的做法虽然让人厌恶,但在国家利益层面,他却无错。在美苏建立的关键时刻,披露饥荒无疑向苏联捅刀,以往所做的外交铺垫,可能前功尽弃。

 

粉饰太平能维护国家利益,但在普世价值的层面,无疑被人唾弃。

 

琼斯抗住压力发表文章,报道真相,符合于普世价值,但在国家利益层面却不可取,这也是英国政府一再施压于他封口的原因。

 

至于民意,往往受当时的社会环境、舆论风向、集体情绪所左右,并不可靠,也不一定正确。但国家利益,却是真金白银,所以国际外交、地缘政治,多是以国家利益为原则,而非普世价值为导向。

 

民选政府为民众负责,不为上帝负责,在人间不可能建立天堂。

 

普世价值、国家利益、大众民意三者之间的对立、冲突、纠葛,形成各种繁杂驳乱的局面,直接导致很多人思想混乱,大脑变残。正如本片,美苏建交,是1933年,其时乌克兰正在发生大饥荒,美国政府难道不知?特别是琼斯先生的文章在媒体公开发表后,想装不知也不可能,然而对美苏外交又有何影响?

 

很多自由派之所以难以面对价值观与事实的对立,除去他们方法论的僵硬,就是其理念难以解决这种问题的两难。

 

如果不敢于面对自身思想的缺陷,便宜的方法是责怪责怪讲出真相的人,为什么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为什么不抱有积极正向的态度?然而这种口吻与五毛有何区别。

 

再有就是当价值观与事实发生冲突时,修改事实迎合自己的认知,这实际上已走向心理扭曲。

 

现实世界之复杂,非是几条简单的原则,或者单一的一套理论所能认清,尤其是在政治这么复杂的领域,抱着肤浅的认知介入,打个不当的比喻,就好比懵懂少年进入骗局,不是被人玩死,就是被人玩残。梳理了普世价值、国家利益、大众民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再来看《琼斯先生》,或许会有不同的发现。

 

注:斯大林的黄金意指乌克兰的粮食,是影片中的台词。

 

写在Pandownload出事后


Pandownload出事,是个噩耗。

 

我用PanDownload已久,依赖颇深,用过它的人都知道,堪称下载软件里的罗宾逊,行侠仗义劫富济贫:速度超快,使用超简单,支持文件夹下载,而且完全免费,不充会员没有广告、界面也极为简洁,直接把百度网盘按在地上摩擦,可谓良心之作。如今被所谓的用户举报,虽不意外,却很无奈,不意外是这款网友众口夸赞的软件,得罪了垄断市场的利益,在国内的环境被收拾是迟早的事;无奈的是以后又得忍受百度网盘的龟速与使用不便,而且还得接受它的强制营销,付费,不然你就等着几十Kb/S的速度吧。

 

其实付费也没什么,关键是付费后使用感极差,操作极不方便,而当你体验过PanDownload的方便快速与功能强大后,就明白垃圾这个标签的真正归属——百度网盘不仅烂在其使用体验,更烂在优秀的软件摆在面前时,都不去抄作业改善一下自身,依然屹立在云端维持垄断进行吸血,并四处打压对手撕咬同行。都说竞争会带来进步,但在天朝未必,带来很可能是构陷与抓捕。

 

据新闻报道,Pandownload开发者因用户举报而被抓,理由是泄露个人隐私。用户举报,又是这个熟悉到讨厌的字眼,这种卑鄙下流的烂理由还能糊弄谁?任何了解中国国情的人都能猜到发生什么事。泄露个人隐私?请问举报者是如何知道自己的数据被泄露的?既然泄露的是个人隐私,为何新闻里又说到致使百度公司损失高达上千万元?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切太过一目了然,发生的事情不过是早已写好的剧情,导演躲在幕后,法律法规无非工具。再者,真从法理而言,如路见不平的网友所评论,百度的垄断、虚假宣传、滥用隐私、捆绑下载、弹窗锁首早该被罚到倾家荡产了。既然法律发挥不了作用,无产阶级就只有用自己的力量和资本家斗争了。

 

其实Pandownload毫无竞争之意,这不过是开发者扬长避短的贡献,普惠于网友提供方便。网上这样的软件形形色色,但逐渐都在赶尽杀绝中。我向来欣赏这些独立软件,本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对抗强权与垄断,提供知识与技术,真正服务于网民。这不就是互联网的初衷?但随着资本的介入,互联网就成了金融寡头与资本大亨的后花园,个人的隐私与权利被压榨到没穿衣服的境地,赤身裸体在他们的监控下,你买了什么,用了什么,说了什么,去了哪里,都被他们知道的一清二楚。我们还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与参与者吗?不,我们从用户变为他们的商品,他们贩卖我们的资讯,利用我们的喜好,消费我们的信誉,偷窥我们的隐私。

 

爱德华.史诺登对此洞若观火,他在《永久档案》里写到: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数据(或说容许生活被监控而产生的数据)能让企业赚到大笔收入,却让我们的隐私荡然无存。若说政府运用国家力量实施监控,将人民变成调查目标,那企业监控就是让消费者变成商品,让他们得以转卖给其他企业、数据仲介商或广告业者。”“只要法律创新落后科技创新的一日,就一定会有机构试图漤用这种科技和信息的不对等来助长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要再装聋作哑了,在善恶对立的选择中,是时候再温习一下网络自由先驱约翰.佩里.巴洛( John Perry Barlow )的《网络空间独立宣言》( 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 ):我们要打造人人都能进入的世界,摒除因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家庭背景产生的特权与偏见。我们打造的这个世界,无论何人在何地都能表达自己的信念,即便是多么特立独行,不用担心会被迫噤声或强迫当顺民。

 

太多东西已经从我们身边消失,GoogleWikipedia 、饭否、1510、无数敢言的微信公众号……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生活空间的逼仄,放眼四周,到处是墙,陷阱密布。下一个会被关停的网站是谁?我不知道,但对这些曾经伴随过我们网络岁月的良友,道声感谢;至于那些封杀、钳制、打压的刽子手,不要以为坏事做多没有报应,久走夜路必遇鬼,三尺头上有神灵,好自为之吧。

 

没有谁是局外人


如果你对政治不感兴趣,就不必浪费时间。但如果你关注私人权利、注重个人自由、难以忍耐社会不公、警惕集体主义的暴行,那么史奈德的《暴政》值得一读。第一:它很简短,篇幅只有56页,耗时不多。第二、它也并非系统理论,而是源自一篇脸书帖文,最后扩充成书。第三、文章并不深奥,甚至可以说是浅显,但蕴含很多真知灼见,比如:摧毁一切规则的方法,就是将重点放在‘例外’这个概念上。一旦真理不再缘于事实而来自天启,证据就变得无关紧要。财产一旦被以族裔为由标记,嫉妒便转变了伦理标准。第四、以古鉴今是本书的特点——说古,其实也没多古,就是纳粹时期的德国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但关注历史的人不难知其意义。第五、术业有专攻,作者史奈德是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专精二十世纪中欧及东欧史,所以对暴政的生成与性质尤有洞见,二十讲课程,直接以史证事,不同角度指出暴政的危害及防范之道。第六、历史是未来的指导:正如作者的话,美国人并不一定比那些曾经输给了法西斯、纳粹、某某主义的欧洲人聪明到哪里去,但我们能从他们的经验当中学到一些教训。第七、然而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不汲取历史教训,但看过此书的你能察觉危机,识别陷阱,避免上当受骗。莱谢克.科拉科夫斯基有句名言:在政治上,遭愚弄不是借口。第八、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如果没有人愿意为了捍卫自由而死,所有人都将死于暴政。以警示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之危险。

 

以上即是推荐此书的理由。

 

为了进入美国名校,我不得不说两句


潘石屹回答金星的采访颇为有趣,从中也能一窥中国的有钱人多是些什么货色。

 

不是说不能给美国哈佛捐款,想怎么花钱本来就是个人自由,这种事本不值一提,然而他却说捐款哈佛是为了资助中国学生,这就让人不屑。因为潘石屹捐钱的动机不难猜到:首先、捐款哈佛是为了方便自家子女进入名校;其次、生活重心转移至美国且自家老婆就是美国人的情况下,捐款名校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和名望,拓展社交资源与商脉;再次、如果捐款算是公益慈善活动,还可以抵减在美商业的税收。好处这么明显,目的与意图这么清楚,却假惺惺地说为了帮助中国学生,他不觉得羞耻,我都觉得好笑。再说,能考进美国哈佛的中国学生是什么家庭条件,还需要他来资助?说起来都是笑话,他也能大言不惭,果然厚黑非凡。

 

当然,并非对他抱有恶意,我也乐见他真的资助中国学生,但请他拿出直接证据澄清误会,打消怀疑。比如:捐款用途是否指定校方帮助中国学生?通过什么项目与期待帮助中国学生?帮助的方式是什么?资助的是那些人?金额有多少?什么样的中国学生才符合资质标准?有多少中国学生申请资助?在目前有多少中国学生得到了资助?如果潘石屹不想说,那么请指明一个可查询的地方,如果连地方指明都不愿,那就诚信堪忧。

 

有人批评这是道德绑架,我必须澄清:质疑潘石屹不是道德绑架——再说一遍,想怎么花钱纯属个人自由,这种事不值讨论。问题的关键是他说捐款哈佛,是为了资助中国学生,这才是讨论的重点。但是,虽然不能道德绑架,我们也不能被不能道德绑架这句话所绑架,不然就会落进精心设计的话语陷阱,动弹不得。因为作为公众人物,必须要被检视,人人都有评论的自由与批判的权利。而且从社会公德而言,作为一个从社会中获得财富的人,回馈社会理所当然。潘石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就是既想捞财,又想逃避责任,还想给自己立个牌坊。在正常社会,这样的人肯定会被民众鄙弃与唾骂,因为富人要比普通人更具社会责任,法律虽不能逼捐,但是一毛不拔肯定会留下道德瑕疵。但是在我们这里,一句不要道德绑架,不但可以逃避骂名,还可以树立牌坊,这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但未免太把他人当白痴。

 

实则真正的情况是:他们早就用道德与财富绑架了我们。

 

如果赚钱合法,花钱正当,有钱人接受采访不妨坦诚,或者问答不要这么离谱,非但不能取信于人,反而徒留笑柄。比如我就很想进入美国名校,承认这一点并不丢人。

 

大收煞

 

章怡和学的是戏,工的是戏,写得也是戏。

 

然而人间不就是一出戏?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是戏。

 

戏,有悲剧,有喜剧。

 

章怡和写的是悲剧。

 

如何能不悲呢?在那个年底,谁能幸福?谁又曾体验幸福?

 

不但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

 

悲剧要写好,不容易。

 

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行。

 

没有感受过人生的苍凉、没有体验过难言的悲苦,没有贬低到尘埃里的羞辱,写不出来。

 

很多人都是把悲痛藏心里,独自承,默默受,直到死。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花了眼,白了头,一把灰。

 

然而章怡和要写。

 

边写、边哭、边发呆。

 

一个不长的中篇,写了一年半。

 

字字锥心。

 

流下的何止是泪?

 

一生的辛酸,家国的不幸,都流淌在了文字里。

 

看得让人揪心、扼腕、叹息。

 

何其伤、何其痛!

 

哀凝于思而展其愁,情聚于心而痛于生。

 

何止是一个男旦,何止是那几个痴男怨女的一生。

 

无数人的挣扎、哀嚎、呼喊,

 

安静得听不到声音。

 

光明得看不到身影。

 

是命吗?是运吗?还是那猜不透摸不着的天意?

 

问天,天不语;

 

问地,地不说。

 

只见红尘纷扰,营营依旧,碌碌依旧。

 

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风波恶,误苍生。

 

翻开书,一个世界。

 

合上书,另一个世界。

 

就这样,一个时代过去了。

 

又仿佛,一切未动,就在昨天。

 

 

注:章怡和自述《伸出兰花指》后,大概不再写小说,故标题名为《大收煞》

我必须推荐此书


翻开Mekhennet Souad的《我必须独自赴约》,即刻就把我带到中东这个陌生的世界:恐怖主义、圣战、教派冲突、地缘政治、自杀袭击、人质斩首、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恩恩怨怨,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历史冲突、难民潮、宗教与政治的博弈,极端信仰对世俗生活的渗透、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死结、ISIS的崛起……这些日常媒体里屡见不鲜的新闻,在Mekhennet Souad的笔下如同炸弹一样爆发在眼前,极具震撼力,冲击感极强,仿佛置身于炮火横飞的现场,不由得让读者跟随她锋利的笔触,去探寻这些政治问题与社会现象后的本质原因。

 

很少看到有人能把这么严肃的题材写得引人入胜。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纪实里,Mekhennet Souad在书中不断贯穿充满争议的话题,促使读者在生死存亡的阅读感里去思考这些人为悲剧:比如911事件世贸大楼倒塌时殉职消防人员的遗孀玛琳.芬宁的疑问:为什么他们这么恨美国人?欧美的年青人(穆斯林移民二代)为何会走上激进之路?同一份欧洲杂志,为什么可以用言论自由之名,刊登讽刺穆罕穆德的漫画?但又以怕伤害到读者感受的名义,拒绝刊发贬低耶稣的漫画?同是穆斯林的索尼亚为什么会告发巴黎恐袭的穆斯林凶手?极端势力为何要利用宗教来达成自己的政治企图?

 

常年奔波在黎巴嫩、约旦、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聚集于各类突发事件,不断与各类人物接触,书中写满她的观察与思考。在我看来Mekhennet Souad的优势不仅是她流畅动人的文笔,条理清晰的思维,更在于她独特的身份——生长于德国的她,有着来自摩洛哥的父亲与来自土耳其的母亲——这意味着她是不仅会说德语,也能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这对于她采访恐怖分子,有极大的便利,同时穆斯林的身份,也让恐怖分子乐意接受一位同宗姐妹的报道,所以她常能拿到独家新闻,也能与关键人物进行对话,但也正是这些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一度被欧美情报部门怀疑与恐怖分子有勾连。而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工作的身份,也差点被恐怖分子以独家采访的名义绑架。

 

Mekhennet Souad把自身的家族背景带入叙事,读来让人感同身受,也更能理解伊斯兰世界的困境,与极端主义的滋生与形成。成长于两种文化影响下的她,既可用穆斯林的眼光审视欧美政治的短视与虚伪,也可以用西方人的视角来批判伊斯兰世界的落后与野蛮,她能为西方读者拨开极端分子的神秘面纱,直捣极端宗教主义的核心,也能为穆斯林读者发声,讲出穆斯林移民在欧洲遭受的种族歧视与不公平待遇。这种分裂与冲突,其实在她自己身上也颇为明显,但也使她对欧美的政治偏见、双重标准、大规模政府监视、秘密关押与黑牢、政客的私心、集团的利益、阿拉伯世界的种族歧视、民族分裂的危机、多元文化的碰撞、信仰极端化的危害等敏感问题,有着更为客观而深入的思考,同时也能使读者了解政治之复杂,绝非新闻报道般简单。

 

索尔仁尼琴曾有言,不怕做恶,但怕有做恶的思想体系。它使暴行得到所需的辩解,使坏人得到所需的持久的坚强意志。那是一种社会理论,这种理论使他能够在自己和别人面前粉饰自己的行为,使他听到的不是责难,不是咒骂,而是颂扬和称誉。Mekhennet Souad此著,可以看作是对做恶的思想体系的追溯,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恶,催生这种宗教极端主义的,是另一种恶。就如她在书里所写,盖达组织和伊斯兰国等组织之所以会崛起,并不是特定国家或团体的错,而是许多错误交织而成的结果。然而这人类的恶果该如何解决?能否如Mekhennet Souad寄望的以知识与同理心战胜仇恨与杀戮?我并不乐观,Mekhennet Souad也自承在多年的记者生涯里,饱受争议,并成为不同族群仇视的对象,便知道和解与沟通之路绝不容易,但打开这本书至少是一个尝试。

 

所以此书值得阅读,在这个不但做恶,而且做恶还有思想体系,且做恶的思想体系还多种多样的世界,母亲哀嚎孩子被杀死时的哭泣声,听起来其实都一样。

 

两本传记

 

最近看了两本传记,一本金庸,一本倪匡。

 

《金庸往事》是沈西城所写。沈西城在大陆其名不彰,时人多知是陶杰、董桥、梁文道之流。但若论香江才子,他应该算是其一。沈西城擅写名人轶事、文坛掌故、艺海八卦,且用笔典雅,行文讲究,词藻华丽,读来赏心悦目,有传统中文之美,再加上所写多是亲身经历,态度和蔼,给人以亲切之感。所以几年下来,他发表的文章我是一篇不落。

 

说是金庸往事,倒不如说是沈西城在香港的耳闻目睹,既有直接的会晤,也有朋友的旁敲侧击,用各种日常的琐事,汇聚成一个鲜活的金庸形象,幽默有之、开朗有之、精明有之、吝啬有之、大方也有之,金庸在沈西城笔下,音容笑貌如眼前,七情六欲俱浮现,吉光片羽里的爱情婚姻、办报经历、为人处事,更见金庸的真实性情。而天下金庸书迷之多,谁不想欲睹为快呢?写金庸的书虽不少,但沈西城的视角独特,虽不成传,但别具一格。

 

倪匡的传记,是由他本人所作。我虽收藏已久,却束之高阁,未曾阅读。因为倪匡的小说我虽喜欢,读书时期就看得欲罢不能,但他的评论文章却不敢恭维,读过几篇言之无味,就兴趣阑珊。再加上他来港前的经历多有了解,因此并不看好此书。哪知道看完金庸后,想着把倪匡也顺带一看,却发现写得妙趣横生,精彩纷呈:捆绑酷刑、濒死经验、臭虫诡异吸血、蝗虫恐怖来袭、苏北农场遇鬼、内蒙草原养狼、大兴安岭采参、打野猪,故事本身就极具动人,再加上倪匡那吊人胃口的小说笔法,仿佛在看看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江湖传奇,从苏北到草原、从冰城到上海,直到天地茫茫的孤身逃亡。

 

如去金庸已去,倪匡老矣,那些江湖的传奇,命运的悲欢,又会传承在谁的笔端呢?